证券的杠杆 古越龙山净利腰斩背后:非经常性损益退潮,连续四年“失约”业绩目标
今年年初,黄酒上市公司古越龙山(600059.SH)发布了一份业绩预减公告,公司预计2024 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.95亿元到2.13亿元,同比减少50.84%到46.30%;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.93亿元至2.01亿元,同比微增0.79%到4.97%。这也意味着,公司未能实现在2023年财报中提及的“力争酒类销售增长12%以上,利润增长2%以上”的业绩目标。古越龙山解释称,其业绩预减主要系上年同期确认了2.05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收益,而本期无此类收益。
证券之星注意到,在近年黄酒行业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,古越龙山加大向产品高端化、年轻化以及多渠道全国化等增量方向拓展,虽然业绩端呈现缓步增长,但自2021年开始,古越龙山已连续四年未实现管理层制定的业绩目标。此外,与同处浙江绍兴的黄酒上市公司会稽山相比,不论是普通酒还是中高档酒的毛利率,古越龙山相比之下均落于下风。
高投入难换高毛利率回报
为撕下产品低端化的“标签”,早在2018年古越龙山就制定了“高端化、年轻化、全球化、数字化”的发展战略。目前古越龙山主要有古越龙山、女儿红、状元红、沈永和、鉴湖牌等产品,其中“古越龙山”覆盖大众和高端市场,2019年,公司推出高端产品国酿1959白玉、国酿1959青玉,2022年,公司再推出零售价超千元的国酿1959红玉,2023年,公司通过推出“只此青玉”、鉴湖1952等产品进一步拓宽高端化产品矩阵。
2021年-2023 年,古越龙山中高档酒收入分别为 10.96 亿元、11.05 亿元、12.43 亿元,占总营收比重依次为 69.5%、68.2%、69.67%。证券之星发现,公司高端化战略已形成近七成收入贡献,但增长一定程度依赖持续销售投入,且中高档产品毛利率低于同行业会稽山,凸显增收不增利的结构性矛盾。
2021年-2023年,古越龙山销售费为1.69亿元、1.80亿元、2.47亿元。同比增速10.74%、6.01%、37.37%。而前述各期公司营收的同比增速为:21.19%、2.75%和10.11%,近两年的营收增速要弱于销售费用的增速。不难看出,由于市场竞争激烈,公司所投入的销售费用难以完全转化为营收增长。
2024年前三季度,古越龙山归母净利润仅实现1.08%的同比微增,其中Q3的归母净利润出现了7.82%的下滑,彼时古越龙山副总经理柏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销售费用大增致三季度净利下滑。柏宏称,主要原因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公司进一步加大线上线下推广和宣传力度,广告营销和促销费用都大幅增加。线下投入了较多与竞品抢终端的市场推广费用,持续开展“中华国酿只此青玉”2024全球“百千万”主题营销活动等。
毛利率方面,古越龙山中高档酒从2021年的43.70%增长至2023年的44.69%,反观收入规模不及公司的会稽山,其中高档酒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48.14%增长至2023年的54.77%。值得注意,不仅中高档酒的毛利率处于下风,公司普通酒的毛利率同样被会稽山甩在身后,前述各期,古越龙山普通酒毛利率最高的一年为2023年的21.34%,而会稽山在该年普通黄酒及其他酒的毛利率为33.23%。而在2024年上半年,WIND数据显示,会稽山整体毛利率达到50.04%,远超金枫酒业的39.6%和古越龙山的37.1%。
普通酒拖后腿成主因?
实际上,古越龙山与会稽山在收入结构、产品层次、战略方向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,为何古越龙山的毛利率会低于会稽山。
证券之星梳理发现,虽然古越龙山中高档酒的收入占比接近七成,但从销量侧看,其中高档酒的销量不及普通酒。以公司2023年年报为例,公司普通酒的销量占总销量比重超过六成,中高档酒销量不及总体的40%。且从销量增速看,中高档酒7.16%的销量增速远低于普通酒14.52%的销量增速。古越龙山普通酒的毛利率低,但销售体量大,进而拉低了公司整体毛利率。